NEWS INFORMATION
來源:原創 時間:2024-05-07 閱讀:880
水產綠色發展確保食品安全 電化水低赫茲水提高水產品品質技術成果發布
央廣網 2024-04-19 22:01:31
“實驗數據表明,電化水設備生產的低赫茲水,殺菌、抑菌和凈化水質效果顯著;電化低赫茲水對去除魚體內土腥味效果顯著,可在12小時內排除魚土腥味達到出口標準;電化低赫茲水對去除魚體內藥殘效果明顯,可以在36小時內達到國家標準.....”4月18日,電化低赫茲水提高水產品品質技術成果發布會暨中國綠色食品協會水產委員會年會在福州市舉行。會上,該項目評審組組長朱明院士宣布專家評審意見。
中國是世界水產養殖產量最高的國家,全球的水產養殖產品約40%來自中國。中國漁業特別是水產養殖業的發展,為滿足中國乃至世界水產品消費需求。減少對天然海洋漁業資源的利用和依賴、促進全球漁業和資源科學養護和克持續利用作出了重要貢獻。2023年,我國全年水產品總量達7100萬噸,比上年增長3.4%,其中,養殖產量占比達81.9%。
由于我國水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工作起步較晚、基礎較薄弱,一些影響質量安全的因素、茅盾和隱患依然存在,如養殖項目水產品藥殘超標、水產品體內化學物質超標、水產品土腥味嚴重等問題。
據介紹,傳統凈水暫養(不喂食吊水)主要轉到池塘或漁場內進行,由于養殖水體不變,暫養密度較大,一般采用過濾與生化等方法,不僅時間較長(吊養3-10天),而且死亡率較高(約3%-5%,甚至15%-20%),往往效果欠佳,甚至歷經數月效果仍不明顯,導致增本降效、品質下降,
高級工程師馬穎博士在《應用電化水技術設備提升水產品品質實驗報告》中介紹,為驗證應用電化水技術設備提升水產品品質的有效性,2023年9月至2024年2月,中國綠色食品委員會水產專業委員會協調福建大昌盛飼料有限公司、北京君禾科技有限公司,福建農林大學,在中國鰻魚之鄉---福建省福清市開展土臭素代謝,抗生素代謝等實驗(共對恩諾沙星、磺胺嘧啶、土臭素、總汞等60項抗生素、藥殘和重金屬進行了檢測),經第三方權威機構檢測數據表明,利用電化低赫茲水小于u1納米,滲透力強的特點,殺菌、抑菌和凈化水質效果限制,對排除藥殘、去除魚體內土腥味(土臭素)效果顯著,是水產品安全生產、加工、營銷、食用的一項重大突破。(來源:福建大昌盛飼料有限公司)
(注:此文屬于央廣網登載的商業信息,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網觀點,僅供參考。)